“当时光幕只是大略而言,说咱大明有三四百年国祚,咱觉得四百年都已够少了。”
“哪能想到……”
马皇后解围道:
“此前这后世确实从未明言过国祚之数。”
“况且,若是按这说法,大明命数只是短于此数,但想来三百年之数也应当是有的。”
朱元璋顿时大点其头道:
“是极,且这后世之计也多取巧,那两汉岂可一计?两宋也该计作二数,这样一来咱大明想来也该有甲一次序之国祚!”
爹爹重新平静了下去,但朱标仰头看着光幕,心中却有点不太敢相信了:
大明国祚当真真有三百年?恐怕未必。
不过这话当然也不会说出来扫爹爹兴致,皇太子选择了个比较委婉的提醒方法:
“爹,咱明后还有个胡清呢。”
回应他的是老爹的冷笑:
“胡人何来百年之国运?”
【宋亡之时,除了崖山惨祸之外,殉国之事从不算少。
比如潭州守将李芾,城破时请说自己力竭当死,不忍家人被俘受辱,请心腹“尽杀之”。
池州守将也一样,或是感慨老话所说的“慷慨杀身易,从容赴死难”,赵卯发写了個“可以从容”的匾额,与妻子一起吊死在这块匾额之下,元朝主帅伯颜看到后也惊的默不作声,最后令手下将这对夫妇尸身安葬,不得轻辱。
而从容就死殉国的人当中,最为人熟知的自然就是文天祥。
崖山海战时转战东南的文天祥已经被俘,战前张弘范请文天祥写信劝降张世杰,但被文天祥拒绝。
后张弘范一再相逼,文天祥写就了如今语文课本还是必背的《过零丁洋》,死志昭昭之下,张弘范收藏了诗作后也不再相逼。
亲眼见证张世杰的战败和陆秀夫的投海之后,文天祥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