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官吏,又使得冗官之患更加严重。
另外就是公田法实行的地方也不太行。
最早提出的时候,册子里是想要在两浙和江东江西实行公田法,但最终反对的太过激烈,变成了只在浙西六郡实行。
这样一来公田法的最终命运也实在不难猜。
最开始指定的目标是大地主,自然强烈反对。
随后滑落收割的小地主自然也强烈反对。
被收割的小地主将压力转嫁给百姓,也使得百姓强烈反对。
增设的官吏、泛滥的度牒和诰身又使得这个政策入不敷出,自然也难以为继。
而公田法的本质也并没有太大新意,本质算是封建国家政权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产物,是南宋政府想要放地主阶级的血来摆脱经济危机从而对抗蒙古的征服。
而这,就是南宋面对外患的最后一次挣扎。
公田法实施五年后的1268年,蒙古开始正式推进灭宋战争,对襄阳城的包围不计代价,迫使南宋对拼国力。
此战忽必烈压上了全部亲军,还去中西亚找不对付的汗国借工匠借兵,最终拉起来了一个林林总总将近十五个民族的联军。
而此时南宋还在忙着跟大地主掰扯鸡毛蒜皮,对小地主和贫农猛猛下手刮干最后一粒米。
那最终结局也并不难预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