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要求单挑,作为蒙古人的贵由肯定不能怂啊,结果两人同归于尽。
总之,贵由当上大汗之后不到一年就猝死于西巡途中。
事后拔都也想过自己当大汗,但提议召开的忽里台大会响应的代表还不到一半,兼之他爹术赤究竟是不是铁木真的亲子也还存疑,所以最终拔都退而求其次,推举拖雷系的后人蒙哥上位,成了新大汗。
这么一通操作下来,窝阔台汗国本属正统却丢了汗位,与盟友察合台汗国自然跟拖雷系的蒙哥不对付。
而蒙哥自己是钦察汗国老大拔都推举上去的,自然无力号令钦察汗国,最后的伊儿汗国根本就是一块飞地只能委托管辖,最终的分裂也属必然。
从这个角度来说,后来忽必烈反而是正确的选择,他看透了忽里台大会的本质,转而选择汉人的嫡长子继承制,也是因此,学术上一般把忽必烈的上位看作是狭义上的蒙古帝国灭亡的标志。
忽必烈的选择却又成了蒙古诸部反叛忽必烈最有力的旗帜,口号也很简单:
“本朝旧俗与汉法异,(忽必烈)今留汉地,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这几乎就是当面质问忽必烈你到底是蒙古人还是汉人?
蒙古帝国至此彻底分崩离析。
当初铁木真确立忽里台制度是为了“止杀”,但结果为了捍卫这个贵族民主,却又还要诉诸武力。
这种民主的潜台词就是谁势力越大拳头最硬,谁就越民主,和某美洲大国有异曲同工之妙。】
〖铁木真英明啊,一眼就看出来拖雷后人都是玩儿蹴鞠的,不想步了高俅的后尘。
贵族的民主不是真的民主,蒙古只能说证明了贵族民主制远不如贵族独裁制。
倒也没这么极端,草原游牧生产力不行再加上天灾众多,这种情况下家族抱团才能活的更好,这种情况下贵族世选民主诞生也算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