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不知,但这个可能性比较低。
要么便最经典的主弱臣强,这个遍观前朝史简直不要太多,可能性更大一点。
“倭王既来,且坐便是。”
虽然身处倭国,但李世勣反倒一副主人的做派。
随后三言两语间便确定了这舒明确实并非什么刚烈的性格。
想想倒也合理,那苏我氏既然扶持肯定是柿子挑软的捏,没理由扶个硬脊梁的上去与他们作对。
不过这般岂不是便宜自己?李世勣此刻觉得反倒是要感谢一番那苏我氏了。
面对李世勣轻松写意的态度,舒明倭王则是选择将他坚持带来的人推了出来。
这是一个看起来不过八九岁的孩童,面对李世勣疑问的眼神,舒明倭王请犬上代为翻译:
“这个孩子名为丰璋,是百济的王子。”
看着满脸写着不知所措的孩童,李世勣摸了摸胡子有了一种意外之喜的感觉。
光幕之中,几十年后百济国灭,便是此子返回百济在倭国支持下复国,给唐朝造成了一系列的麻烦。
若是能让这百济王子如同这犬上御田锹一般对唐忠心耿耿……
站在一边的犬上御田锹不明所以,左右看看也没什么不对,只能选择对大唐国公露出了一个讨好的微笑。
李世勣顿时嫌弃的撇撇嘴,不成不成,这犬上怕不是只能养个倭奴出来。
想要让这百济王子发自内心奉唐为尊又不失气节,看来还是送长安去为佳,让陛下头疼去吧。
简单的宴席虽还未结束,但看着谨小慎微的倭王,李世勣的心思却已经不在了这里。
毕竟从五牙船开进这片海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倭国此时并没有拒绝的能力。
此时李世勣反倒是有些思乡了,毕竟算算时间的话,此时离年关应当愈近了。
如今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