轸成为顾命大臣,辅佐朝政。
在这种情况下,北宋的雄州知州贺令图上表,说契丹现在主少国疑,国母更是和那韩德让有不正当男女关系,契丹骂声一片正待王师呢!
这一封奏折可以说挠到了赵二的痒处,大傻子乐坏了,当即就开始筹划北伐。
事实上在雍熙北伐的时机选择上,北宋上下都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贺令图觉得太后亲政,必是以色娱人和那顾命大臣有着不正当的权色交易。
但实际上萧太后真就是古代相当少有的女性政治家。
辽景宗死后不到两年萧太后就基本摆平了国内的隐患,两个顾命大臣任其驱策,就连高粱河撵不上驴车的耶律休哥也公开表达了对萧太后的支持,此时辽国上下可称君臣一心。
而且即便是再退一步来讲,萧太后即便真和韩德让有着不正当关系,以契丹风俗来看压根不算事儿,更别说骂声一片了。
反观北宋这边呢,飙完驴车之后赵光义绝口不提御驾亲征之事,而是改行指挥了,在出征之前就制定了三路大军北伐的构想,并事无巨细将每一路大军要做的事情规划的明明白白。
简单来说就是兵分三路,以南北走向的太行山为界,东路大军在河北平原吸引辽军主力,中路军攻占太行山隘,然后跟西路军合力先荡平太行山西面,然后再支援东路大军。
事实上以如今的眼光来看,这个战略有着很大的拍脑袋成分,因为北宋北伐的根本目的永远只能是东面的幽州。
太行山里面不管是输还是赢,都不影响河北平原上辽军仗着骑兵优势追着宋军打。
结果就是西路和中路大军一路赢赢赢,东路大军一路输输输,辽军把河北平原的宋军扫荡完毕,西中两路缺乏战略支撑点拿下来也守不住,最终只能溃败。
而东路大军的溃败也不仅仅是骑兵差距的问题,还有赵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