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184章 烽火台与信号塔

第184章 烽火台与信号塔(4 / 5)

梁两端各有一个能靠绳索拉动的悬臂。

每个悬臂都有七个角度,横梁也能摆动两个角度,因此这个信号塔理论上能摆出98个不同的图形。

而它的工作原理和烽火台差不多,观测附近高塔比出的形状,然后有样学样传达给下一个通讯塔即可。

传讯的人员不需要知道传讯的内容,等信息传达到目的地之后,会有一个通讯人员对比密码本将内容破译出来。

这种信号塔的优势是传讯人员不需要知晓传讯内容,只需要依葫芦画瓢就行。

最大的优势当然就是传播速度,理论上来说一个讯号在二十分钟内就可以穿过一千公里。

这套装置也很快被人改进,比如奥地利建造的高塔用的是电灯,类似摩斯电码在晚上传讯。

再后来还有人灵机一动,将只需要玻璃就能做的望远镜也融合了进去,这样两座信号塔之间距离可以放的更远,节省了成本。

不过很快电报机就被发明了出来,这类信号塔也很快就被淘汰。】

孔明不由得再次感叹后世人的奇思妙想。

光幕上映照出来的据说是密码本的东西让刘备眼晕,但孔明和法正很快就看出了门道。

孔明有点不太确定:

“似是由算学衍生而来……”

法正则是对其描绘的内容憧憬不已:

“即使一个时辰内能将命令传递千里,亦是强悍。”

就连张飞的脸色也慎重了不少:

“烽火若是举火为号,仅能在夜晚,殊为不便,若是白天燃烟,所费颇多,又易误发警示,只需换一换……”

作为一个领军的,张飞对此感受最是清楚。

战场上就是因为担心信号混淆,以及传递不变,因此只能靠燃烟,传递尽可能简单的信号。

比如最简单的进攻,撤退,胜利,失败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