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卖粮食的余裕?”
作为对比,李世民想起来另一组数据:
“朕记得,大业四年,华夏有口四千六百万,乃隋之极盛也,此数尚不及半亿。”
杜如晦出列道:
“此乃后世之数,纵览后世,其有科技之助,务农之法远超我等,自可供亿万之民。”
说是这样说……但李世民还是难以释怀。
大业五年有近九百万户,而到了开唐的武德年间,大略查来的数字是两位百万户。
乍一看似乎隋末大乱死民三千万口,但李世民也是认真研究过的。
大业四年和五年,炀帝花了大力气搜括隐户,并且为了增加税收,强制兄弟必须分家,然后按户收税。
虽然税收大增,但李世民回头总结认为,此乃大乱之始。
所以前两年李世民还曾专门增加律例:父母若在,子女分家当罚。
对于清查隐户的建议也是已读不回,并还出台了对于生育婴孩的奖赏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
炀帝的手段虽然被他诟病,但至少确实是花了大力气厘清了人口,只是如今一对比……
“近乎二十个大业年间……”房玄龄也惊叹。
同为宰辅的杜如晦明白老友的心情:
“真不知后世此等之国,有何治国良策。”
而在另一边,武将们都已经颇为意动了。
李世勣总结了一下:
“无甲,无兵,无马,无险。”
然后与李世民一样扬眉惊叹:
“这岂不是能任意攻伐?”
而看着后世历数的那些开伯尔山口过客,李世勣羡慕不已:
来来往往国家这么多,为什么不能多我华夏一个!
苏烈猛点头,长孙无忌则是老实不客气的瞪视过去:
这块功劳是我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