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雨淅淅沥沥。
既不影响行军,也能浇灌春苗,如此士卒百姓两相欢喜。
那位素未谋面的刘皇叔没有食言,二月中旬时有一队官吏在士卒的护送下来到此地,教授种田。
在李公看来,这群被称呼为田使的官吏,与隔壁田中劳作的赵阿也别无二致。
头上只是简简单单裹了个巾帻,既无进贤冠也无簪白笔,如此也能称官吏?
兖州时那些豪强的家仆都要比他们更有官吏的样子。
但这些田使很快改变了李公的印象。
筛选良种,湿种育苗,秧苗分栽,蓄腐沤肥,俱能说的头头是道。
尤其当那位郭伯亲口说自家亩产有三石五时,李公赵阿对于郭伯的称呼也变成了“郭使君”。
“还是称郭伯吧。”头发斑白的的郭伯头摇的飞快,不受此称呼:
“俺不过是公安县一小民,如何当得上这称呼?”
站在田埂上郭伯指着远方道:“你们这儿和俺们公安差不多,也是临近大江,也是雨水下的少。”
“等蒋郎君把水力坊盖起来你们便晓得有多好啦,不用汲水,那圆水车便能把江水灌到田里去,这些都能变良田。”
在郭伯的口中,公安县汲水不用人力,农物处理也不用人力,官吏待百姓平易近人,教授种田之法也从不藏私。
“郭伯,你来帮俺们种田了,伱家里良田要怎么办呢?”赵阿问道。
郭伯浑不在意:
“去岁俺长子便做了纸匠,月月有余钱,今年便雇了两个佣工种田。”
“而且俺来帮你们种田,那诸葛军师也是会给钱的。”
居然还有钱拿?李公和赵阿俱是咂舌。
赵阿想起来此前询问李公的那个问题,将心中的担忧问了出来:
“郭伯,你们不怕那北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