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内臣摆布,从其种种行事,应该是个智商较低或者相对弱智的皇帝。
而《中国大历史》和《万历十五年》里,也留下了诸如‘弘治皇帝愈是谦抑温和,听凭文臣们的摆布,文臣们就愈是称颂他为有道明君’的句子。
又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田培栋著的《明史披拣集》,西北师范大学教授郭厚安著《弘治皇帝大传》,统统都对这位所谓的明君展开了批判。
朱佑樘纵容官员贪污受贿、滥用私权。
因此,在朱厚照登基之后,面对这些文臣们,气愤地说出了‘天下事岂皆内官坏之?朝臣坏事者十常六七,先生辈亦自知之’的话语,落水后被救起,堂堂一位皇帝,最后不治身亡。
总而言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朱佑樘是一个平淡而缺乏作为的守成君主,因为符合传统的要求而有了虚高的名声。
弘治朝的所谓中兴,不过是吃成化朝的老本罢了。
没什么值得深思的。
不过朱佑樘可不这么认为。
他天天被那些文臣们吹捧,已经把脑子给吹没了。
他现在觉得,父皇也不过如此,朕死后,恐怕能成为汉文帝这样的英明君主的代表吧?
他甚至有些遗憾自己出生太晚,如果早几年,或许太宗文皇帝这个庙号谥号,就属于自己了。
不过就在此时,朱佑樘的脑海之中,忽然响起了一道声音。
【您已被邀请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群主‘嘉靖皇帝朱厚熜’召开了群会议,您是否参加?】
看到这一幕,朱佑樘为之一愣。
谁?
朱厚熜?
这是谁?
大明皇帝聊天群又是什么?
他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原因很简单。
他的儿子叫朱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