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的学,这一点从他给时任首辅叶向高的奏章就能看的出来。
‘朕在宫中,每日批阅文书,览诵经史及祖宗训录,兼时事忧劳,何有多暇?’
这一封奏章批复就可以彻底否定那些说天启帝不识字的谣言,朱由校兄弟或许文化水平不高,但绝对还没有到不识字的文盲程度。
顺带提一嘴,魏忠贤这条老狗,那是真文盲。
“但,他是个聪明人。”
“更准确一点,是个聪明的皇帝。”
“聪明人,往往都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该怎么用自己的方式去看待一件事。”
季伯鹰接着继续开口。
“甚至可以大胆的给出一个推断,若天启能为君二十年,大明江山可多传三代,国祚必过三百。”
此番话音落,老朱等人都是听的神色一凝,心中不由对这位天启帝多了几分兴趣。
而季伯鹰刚才所说的这一番话,也并非是无的放矢。
纵观天启帝朱由校短暂的七年天子生涯,就能看出朱由校的天生聪慧所在,这人绝对是个天生的政治天才。
从一开始,天启帝就对明末的朝堂局势看的很清楚。
尤其是在他爹不明不白的当了一个月皇帝就挂了之后,他更是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并贯彻终生。
这个道理便是:庙堂之上,根本就没有人真正关心皇帝的死活,那群大臣只是需要一个名义上的皇帝而已,其余的都不重要。
不管是他朱由校当皇帝,还是其他人当皇帝,如若在权柄未握之前不合这帮臣子的意,随时随地都可能被弄死。
所以。
于登基之初,天启帝大力重用东林党,这么做也是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
因为如果不重用东林,他自己很可能就会变成李选侍的傀儡。
紧接着。
当屁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