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着这第二条路是什么。
交不上税,沦为流民,这个逻辑很顺利,也很合理。
哪来的第二条路?
就在这时,一道略带沙哑、略带悲意的低沉之音响起。
这声音,来自于老朱。
“去死。”
淡淡的两个字,瞬间震颤众人心神,一个个都是低下了头。
身为朱家子孙,就算再怎么不读书,太祖实录还是要看的,自然都知道老朱父母是因为交不起税而被逼的双双自尽。
老朱自己,则是去造了反。
造反和去死这两条路,都被朱家先祖走过了。
“没错,就是去死。”
季伯鹰抬手拍了拍老朱的肩膀,以表安慰。
他并不是想揭开老朱的伤疤,而是唯有这样,才能够让老朱,让这帮老朱家的子孙记住一件事。
“天子治国,在于小民。”
“你们的目光不仅要在放在庙堂之上,更要放在民间。”
“大唐李二有一句话说的极其在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话语落。
众天子储君坐在座位上沉默了良久,洪熙朱瞻基则是在奋笔疾书,将这些话都记了下来,准备回去给他的病危老爹看。
坐在丙二位置的永乐大胖,此时仰起头看向季伯鹰,开口问道。
“仙师,学生有个疑问。”
“说。”
季伯鹰点了点头。
得仙师准允,永乐大胖深吸一口气,这才出声。
“朝廷每年的徭役都是核定过百姓农作时间才下发颁发的,怎么会以至于百姓没有时间农作。”
言罢,其他天子储君也是眼神一亮,这其实也是他们心头想问的问题。
尤其是明中期的这些个在职皇帝,他们居于庙堂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