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保证了朱棣驾崩之后的两代帝王君权的平稳继承,不受任何臣属干扰。
至于第三代,实在是寿命所限,不然以朱棣的脾气,说不定就得出个皇太重孙,得永乐帝亲自教导,朱祁镇或许也就不会那么废。
可是到了朱瞻基这里,一切就开始逐渐变了。
朱瞻基以三杨托孤,开启了文臣时代,直接让文臣势力在正统年间疯狂崛起,再加上土木堡之变导致的勋贵集团崩塌,文臣集团在朝堂上再无对手。
并且从朱瞻基开始,后世之君的各种托孤大臣就开始兴起了,都快成了皇帝驾崩前的常规操作,仿佛不托个孤就没脸下去见祖宗一样。
每托孤一次,就得出个把权臣,文臣势力就得集体往上攀一个阶梯。
而且对于接班人的培养,后世帝王也是越来越敷衍,或者说是刻意不去培养。
比如堡宗对朱见深的培养,几乎是零,毕竟朱祁镇自己那两把刷子都搞不定。
而朱见深对朱佑樘更几乎是放养,差点还把朱佑樘给废了,朱佑樘仁兄从小到大连活着都很艰难,更别说像朱标和朱高炽朱瞻基那样提前接触权柄,过一把实习天子的瘾。
他要是敢动这种念头,估计第二天就得搬出东宫去诏狱里打地铺。
往下,朱佑樘对朱厚照,那就更不用说了。
唯一的独子,宠上天。
至于朱厚照,他压根没有接班人的烦恼。
哪怕是鬼才嘉靖神仙,也不知道某一天脑子里抽什么风,竟然相信了二龙不可见的鬼话。
从那天之后,至死都没有再见自己儿子一面,从没体验过父爱的隆庆小可怜,连太子的名号都没有,最后还是以裕王之位登的基,更别说得到什么实习机会。
再往后,也没有几个正常的。
“兄长所言,甚是有理。”
“咱要把这条写入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