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李跃感觉自己若是桓温,一定会被气炸了。
他桓温能有今日,还不是李跃逼的?
两次合肥大战,基本断送了桓温正常上位的可能,夺取荆襄,断了桓氏的根基,逼得他铤而走险。
除了诏书,李跃还下令潜伏在江东的校事们放开手脚,不要有思想负担,尽力跳动江东各种地头蛇,让江东乱成一锅粥最好。
皇帝大位不是那么好坐的,桓氏集团失去了荆襄,肯定要侵夺江东士族的利益,迟早会有人起兵。
江东忙江东的,梁国忙梁国的。
洪兴五年开年之后,三省六部制正式施行。
尚书台的权力下放到三省之中,王猛升任尚书令,周牵领侍中,崔瑾领中书令,刘应为尚书左仆射,房默为尚书右仆射,顾恺之领门下左侍郎,卢青领门下右侍郎,崔宏领中书左侍郎,王猛之子王永为中书右侍郎……
虽然设置了三省,但庶政依旧出自尚书省。
王猛依旧是大梁的二把手,也就缺了一个丞相的名头而已,权力比以前只多不少。
只不过加了一道锁而已。
运行不到一个月,李俭就发现其中窍门,寻了一个空闲,询问李跃,“父皇设置门下省,固然能互相制衡,然则一遇大事,岂不是互相制衡,互相推诿,反而加剧争斗?”
“你能看出这些长进不少,然则不设三省,他们就不争斗了吗?”李跃反问道。
“肯定不会。”李俭无奈认同。
“三省六部是因魏晋乱世而生,适合这一代的形势,未必适应你的时代,世上没有万全的制度,有利则必有弊,每个时代都有自己面临的挑战,固步自封者会被天下抛弃,唯有变通革新者,方能不断向前。”李跃谆谆教诲。
这一代追求的是恢复稳定,摈除魏晋以来的弊政。
到了下一代,会面临新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