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豪强们不反对科举,也是这个原因。
科举分三目,明经、明算、策论。
明经始于汉武帝时期,东汉初张玄少习《颜氏春秋》,兼通数家法,建武初,举明经。
北国沦落胡尘四十余载,茹毛饮血,先贤典籍自然有一定进步意义。
而这时代的儒学还未被阉割,非但不腐朽,还比较生猛。
两汉三国,凿通西域,上马砍人下马治民的都是儒生。
一代大儒卢植提兵平定黄巾之乱,诸葛武侯、司马懿、陆逊都熟读经典,只不过到了魏晋,风向就变了,转为玄学,谈虚论玄,务虚而不务实,沉迷享乐,奢侈糜烂,以从军为耻。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数学名列其中。
李跃个人认为,数学是一切科学的起点,魏晋时代不仅医学有长足发展,数学上也有独到之处。
魏晋鼎革之际,算学大家刘徽已经整理出古典数学理论体系,推崇逻辑推理。
李跃个人觉得华夏不缺形而上的东西,独缺实事求是的精神。
加入明算,总比玄学之类的要靠谱的多。
而且数学也有很大用处,以后丈量土地,清点人口,核算度支等等,都需要有一定数学基础的人。
当然,李跃最看重的还是策论。
等于是国家咨诹治国之道,汉代便已雏形。
题目也简单直接,富国强军之道。
考试分三天,第一场明经,人最多,几乎成了士族豪强子弟的专场,第二场明算,大部分都是尚武堂子弟和少数豪强子弟,第三场策论反而少了很多,只有寥寥三十一人。
不过李跃也看出来,策论人虽少,却都是士族豪强子弟中的精英。
连崔宏都亲自下场了,郑家也派来才俊郑豁,刘群的孙子刘昭,卢谌之孙卢邈等等,都来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