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不列颠之影 > 第二百一十四章 俄国孔子

第二百一十四章 俄国孔子(4 / 8)

力量来源,于是便有了斯拉夫派。

从这一点上来说,卡拉姆津在俄国起到的作用,明显要大于创作了《史记》的司马迁,达到了半步孔子的程度。

亚瑟敢下这个定论可不是无凭无据的,他的论证核心主要在于三点。

第一,卡拉姆津和孔子的行事作风和思想观点都属于温和保守主义者,他们俩都无意反对封建制度,其政治理想只限于开明君主制。

第二,两个人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崇古思想,孔子撰写《春秋》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希望重新奠定天子一尊的地位。卡拉姆津创作《古代和近代俄国研究》,认为叶卡捷琳娜大帝的专制统治是几近完美的,指责现今沙皇执行的赞助政策以及斯佩兰斯基改革带来的官僚主义。

第三,二人都在学术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并拥有大量的追随者。卡拉姆津是俄国语言改革的核心人物,可以说是俄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标杆,茹科夫斯基、巴丘什科夫、普希金等著名诗人,教育大臣乌瓦罗夫、彼得堡科学院院长布鲁多夫等人全都是他最热切的支持者。孔子那边更是不用多说,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人,各个都是庙里供着的。

卡拉姆津之所以只是半步孔子,说到底,也不能算是他的错。

在这方面,他主要是吃了时代的亏。

同样的事情,你在公元前做,你就是柏拉图、苏格拉底,是亚里士多德。

但是你要想在十九世纪成为俄国的‘素王’,那可是大逆不道的。

因为,沙皇之于东正教,就如同奥斯曼苏丹之于伊斯兰教。

根据彼得大帝1721年颁布的《宗教章程》规定:东正教牧首制正式废除,并建立隶属于参政院的、与其它各委员会平行的宗教委员会,并由沙皇本人出任“最高牧首”。

而且由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借由《宗教章程》,历代沙皇不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