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不过在经费利用这一块,医学中心要拿走相关赞助经费的大头。
按照原先的管理,怎么着都是“雨露均沾”,现在就多少有点儿“能者多劳”的意思。
只不过比例不好定,安独秀也不好拍板,所以一直往京城跑。
他的设想,就是在卸任之前,不仅仅是建立一个医学中心,还要建立最少三个同级中心,其中包括基础研究、产业转化以及国际关系。
教职工任务不变,只不过涉及到经费及对外合作的时候,拥有更高一点的自由度,当然财政拨款肯定还是由学校统一做预算。
目前来说,医学院的教授和普通老师,都非常欢迎这种形式,原因也很简单,多了更多的可能性。
当然收入大大增加,这是毫无疑问的。
有些老师只做超声波,因为跟“吾家医院”签了合同,仅仅是体检费的提成,就让一线老师在既有福利房之外,大胆地再买一套更舒适一点的商品房,还能搞一辆夏利或者富康代步。
这对省医院的一线医生都有很大的冲击力,医疗卫生系统是个很大的圈子,但消息传播非常快,毕竟医护人员交流是长期处于高频状态。
所以两江省的医生家庭,非常推荐小孩子报考两江工业大学医学院,完全不怕“天打雷劈”,因为进去之后只要不是吃处分,顺利毕业就能混钱,拿到证更是完成了本乡本土事实上的“阶层跃迁”,是正儿八经的“高收入阶层”。
不过这个跃迁,仅限于两江工业大学医学院,背后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浩南哥”从这所大学毕业的。
两江工业大学医学院今年录取分数线奇高无比,让很多外省考生家长看不懂,这光景也是属于非常有名的社会热点。
各种讨论,各种猜测,但只有医疗系统内部的人才清楚为什么会这么离谱。
有些消息灵通的“京爷”“沪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