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就是“政治挂帅”的鸿沟。
一如技术封锁或者这个协定那个协定,又或者像阿美利加这种单向市场,内部可以是自由竞争,但对外基本就是“补贴”加“贸易壁垒”,这两样都没用,那就发动“热战”。
张老板现在需要的,只是一张入场券,一张欧洲虚拟经济市场的入场券。
至于说能在欧洲市场玩多久,他自己也不知道,但反正从盈利角度来看,还是有办法的。
比如说技术人员的聘用上,在欧洲当地有个实体运行部门即可,剩下的,全部再外包给国内公司,哪怕砍成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当地薪资水平,在此时的国内,同样属于高薪。
只不过张浩南这种玩法,需要各种机遇的组合,才能有这样效果。
因为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企业或者商业层面,里面还有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利益交换,或多或少罢了。
再有野心有能力有资本的互联网新兴企业,如果没有核心利益,就没资格上桌。
上不了桌,那就没资格做玩家。
张浩南有雄厚的财力,有不俗的国际关系,还有绝对算得上核心利益的筹码,再加上他如今的政治地位,去欧洲打个游击,这就根本不算什么。
换成别人,财力比他雄厚十倍百倍也是无用。
但是即便如此,张浩南依然要表现出非常复杂的状态,他既要看上去在欧洲市场“人畜无害”,又要具备跟北美资本碰一碰的力量,当然也需要勇气。
毕竟他要有十分具体的“落后发展中国家暴发户”形象,简单来说,就是要衬托出老欧洲老牌资本的“贵族气质”还有“绅士风度”。
之后事情,那就简单多了。
张老板重生前,老欧洲面对花瓣公司都选择了“真香”,那么“嘁哩喀喳”带来的东西,要形成所谓的“国家安全风险”或者其它什么风险,起码也要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