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各种手写的牌子,都是出租农村的自建房。
一间两间或者就是不怎么用的平房,几十块钱一个月的租金,倒是不高。
“这里来了很多配件厂啊?”
“淮西省、中原省的老板有不少,我们之前也做过拜访调查,都是怕被本地政府宰,所以往我们这边靠,这样才放心。”
秘书团面对张浩南的疑问,给出了一个让张浩南没想到的答案。
“如果说去毗陵城东的老工业区,他们担心地皮不好拿不说,还容易被卡。再有就是生意有可能会被抢走,人生地不熟,靠着‘吾家农机’也要放心得多。大多数本钱都一般,目前还没有上一千万的,就是做点老家的生意,维修还有组装……”
听完描述,张浩南这下就有数了。
“不过加起来总量可以,倒是难怪会被盯上。”
“这边规划齐整的,才是大户。京城、松江还有海岱省的为主,国资的话,东北的有一些,但还只是竖了个招牌,可能是等中间人把这边的麻烦摆平吧。”
闻言,张浩南就专门下车去转了转,很多还是农田,田埂靠路边弄个招牌,有鸟瞰图也有一些废话,不过这些都无关紧要,招牌上单位来头才是有含金量的。
东北的国企不少,可见确实是有实力的二代要过来。
京城和松江的招牌就是各种“xx国际”“xx机械控股”,显然也不是只冲着刷金身,那是什么都要。
“原先这里的镇长,是跟徐主任的客户,是吧?”
“对,现在已经调去毗陵市区了。”
“准备点年货送过去。”
“好的。”
张浩南确信重生前没有这么个产业规划,但现在却是各种力量的交织下,有了这么一个结果,还真是匪夷所思。
“东面那条公路是怎么回事?”
“计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