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了这个时代的极限。
要想再降低成本,那就需要提升科技含量,一是从源头养殖业入手,二是从生产环节的自动化入手。
不过“无人化”“自动化”这种东西,其实是个伪概念,在基本民生行业,“自动化”会非常快速达到成本极限,最后还是用人更便宜一些,因为生产力发展,至少在未来几十年,很难突破天花板。
张浩南重生前做机加工,见过不知道多少早期搞自动化魔怔了的倭奴中小型企业,大批设备除了卖废铁,毫无价值,最多就是个别子系统有借鉴意义,只是借鉴,用是肯定用不上了。
这光景“沙食系”有张浩南把控全局,自然不会犯那种“无人化”“自动化”的错误,外行人狗叫两声什么工人失业啥的,也不会影响到整体的发展方向。
于“沙食系”现在各个方向上的项目开发,也都是秉承几年来的成功模式,不断地靠近源头、把握源头,然后再进行分工。
肉松如此,茶饮料也是如此,甚至包括电瓶车也是如此。
如果做不到,就会有很大的危机感,比如“金桥电脑”,比如“西格尔电子”。
这光景只能小批次生产的缘由,除了因为不熟悉这个行业之外,还有就是其不可控性,零部件的采购非常麻烦,一采二采的零部件门类之广之复杂,哪怕是“金桥电脑”已经熟悉电子产品的采购经理,都感觉眼前一黑。
小小的移动通信终端,却是个真正意义上大多数人能广泛接触的高集成度科技产品。
只可惜“沙食系”在这方面就是菜鸡,所以此类业务在内部话语权其实相当一般,也没有丁永、吕卫东、虞小龙等等扛鼎人物。
不过在强势领域,就做得相当不错,垂直整合程度极高。
哪怕跑来穷乡僻壤“开荒”的大学生,三个月试用期也差不多上手了业务,受过高等教育的优势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