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到三季度这半年时间中,张浩南作为地方农产品资本首脑,又涉及到了相当规模的跨国贸易,他的看法、建议,是非常有价值的。
哪怕张浩南今天说臭豆腐出口到南欧的米兰可以大赚,那明天臭豆腐的生产链就可集体涨价,这就是典型的风向标状态。
中央的政策研讨室其实也是这种情况,来接触张浩南,的确是要根据他的看法来调整对罗经济贸易政策,但更重要的,就是必要时候,让他在对罗经济贸易政策上讲两句。
有人吹风说决策出问题,对罗大规模能源贸易亏了的时候,张浩南只要说保平小赚,那吹风的一方就会自动闭嘴。
威慑力摆在这里,非官方或者半官方的资本集团,哪怕总资产千亿这个级别,此时的张浩南也根本不惧。
他现在就是两江省整个地方官僚集团最优质的促进经济工具人,就算在某些产业上是发动机,但发动机这个名号,张浩南从来不贪,甭管是哪个级别的政府领导班子,都会享受其中。
成了是治理有方、魄力过人,诸事不顺,还有“沙食系”兜个底,不至于伤到公家的财政,对官僚而言,这就是“旱涝保丰收”。
因此在重大问题上,张浩南民间开炮或者反击,两江省十三个市必然会跟进,以前个别市还会摇摇摆摆,但去年到今年的一般快消品产业布局基本框架出来了,不说是见者有份,那也算是雨露均沾,哪怕是贪得无厌的极品贪官,这光景也会嚎两嗓子晒一下屁股。
这就是政策研讨室看中的素质,没实力,你是个什么东西,生出来的女儿有资格喊我“爷爷”?
当然张浩南好用归好用,但有时候用起来就感觉有点不干不净。
政策研讨室的团队原计划是在松江四天,二十六号就应该飞回京城,但张老板趁着不注意,觉得有个小伙子的文章很有水平,跟政策研讨室的二把手商量了一下,说是先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