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哪个部堂或者侍郎想要给部下混点资历,差不多时间就成了。
不着急的原因就是科技部要出台各种补贴政策或者补助政策,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半年不一定,一年也未必,看具体情况。
而且还要看有没有人扯后腿,比如借口“环保”开炮,哪怕只是媒体端的争吵,也会看在“舆论”的份上,要等舆情稳定之后再作打算。
当然,这些狗屁操作在张浩南这里根本不值一哂,他反正没想着布局全国或者全球,没那理想,有华东地区的肉吃,他惦记外地的汤汤水水有病?
主动权在在手里,中央和政务院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张浩南只要不跳不跑,专门设计一个免税政策给他又有什么关系?
不影响的。
“条件还是老三样,就业、科研投入还有科研转化。”
拿了一条湿毛巾擦了擦手,张建刚压低了声音说道,“这是现在的硬指标,跟地方无关,是中央研判的纬度。”
“老哥,这方面我有个事情说给你听,你参谋参谋。”
“嗯?”
“是这样的,我原本打算在校长离任之后,在校内烧钱烧一个院士出来,目前主攻‘地面力学’,是我学校机械方面的专家,叫钱先锋。我跟校长合计过,四千万左右,差不多就能喂一个院士出来,现在还是很便宜的。过个几年,我估计就要破一亿两亿甚至三亿四亿。”
“……”
张建刚听到后直接麻了,这小子……逆天。
“照老哥所说,那在整个蓄电池行业的框架中,有没有合适的人选?约出来,跟我谈一谈,如果我觉得合适,四千万科研资金,一样不会少。”
“国家重点项目和保密项目,怕是不行。”
“打游击的有没有?全国这么多搞科研的,总归有闲云野鹤性质的吧?”
“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