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史记·佞幸列传》,将卫青,霍去病写入其中,‘自是之后,内宠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数也。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
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就是说这两人乃是因为外戚身份才得以显贵和宠幸,真就将卫青和霍去病的功绩视而不见了。
除了这些之外,史记之中对项羽多有赞美,甚至还写了《项羽本纪》,要知道他自己说的本纪是帝王才有的,项羽是帝王吗?
其书中对项羽大加赞美,同时对汉高祖刘邦各种贬低,若是刘邦真就如同是其书中那种流氓无赖混混,那么那些汉朝开国文武会对刘邦心悦诚服,辅佐其成就汉朝霸业?
要知道刘邦当初可是数次被项羽打的全军覆没狼狈而逃,若是其真是这种混混无赖,那些汉朝开国文武只怕早就去投靠项羽了。
看史记上对刘邦的记载,让人以为刘邦也不过如此,甚至产生了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可若是真相信了,那可就真是傻子了。
除了史记外,真实历史中《资治通鉴》可以说同样干过这种事情,对了还有北宋的欧阳修在修史书的时候同样以自身好恶来对史书进行肆意删减。
结果就导致了宋朝所修的史书,真实性严重存疑。
王荆要修史书,自然是要求将历史中发生的事情,真实的记录下来,而不是史官个人的好恶肆意删减,更不是其自身臆想出来的东西。
若是修出来的是这种史书,王荆觉得,那还不如不修。
史官可以有自己的好恶,即便你讨厌这个人,也需要将其真实的历史记录下来,你可以对其进行最后的评价,但是不允许按照自己喜好来修改。
这是对历史的尊重。
王荆对史书的要求是,哪怕是不写,史书之中也不能有一句谎言,它必须是真实的,公正的。
至于说史官的个人好恶,只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