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傻,大臣就斗不过他们。
就算是那些大臣赢了一次又如何?天子完全可以从其他方面赢回来。甚至你不喜欢这个大臣,完全可以用堂堂正正的手段来打压。
韩国玩的那一套到最后只会使众叛亲离。
就像是王氏不喜欢勋贵豪强官员大户们强占土地,一直以来都是设下了明文律法,那些勋贵豪强敢强占,直接按照大乾律去做就行了。
伴随着朝廷支持经学士子,各地学宫越发繁荣。各个学派的学者都有开堂讲学。虽然大乾已经尽可能在各地开办学宫了,但是大乾太大,即便是有皇室支持,学宫也只能开办到县城。
而且县城中的学宫书籍并不多,只有一些常见的书籍,不过基础的学习是足够用了。
虽然简陋一些,但是只要认真学习,通过考核前往郡学宫还是有很大的几率的。
当然除了县学宫外,还有另一种私人学院。这些私人学院基本上都是各学派在各自家乡开办的学院。
这些学院虽然没有国家支持,但是能被称为‘名士’的就没有简单的,他们的学问比起郡学学宫中的老师也是丝毫不差,甚至更强。
很多人并不愿意去各县城的学宫中求学,而是向各地‘名士’来求学。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样一来就是变相的在支持学宫。弟子越多,势力越大,很明显的道理。各个学派都在大力扩展各自的影响。
原本的那些豪强被朝廷狠狠抽了几耳刮子之后,也明白了朝廷的底线。同时更让他们知道了,权利的重要。
于是各地的豪强也开始派遣子孙向那些名士拜师,想要通过学宫入仕。
各地‘名士’们也正好需要这些豪强出钱出力,很容易就接受了他们。各个学派和各地豪强的结合,迸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天下各县的书院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
勋贵和军功贵族在这种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