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猛攻渡口,白起就会趁机包围上阳邑,然后大军长驱直入,攻占函谷关。
三四十万大军在绵延数十里的战场之上战斗,乐毅亲率大军在正面阻挡白起,双方都在分兵作战。几十万人不可能聚集在一个地方。
双方围绕着从茅津渡一直到上阳城不断进行着攻防,这其中最大的战场就是上阳邑,一旦上阳邑被攻破,函谷关就危险了。
“擂鼓进攻!”
“战!战!战!”
伴随着密集的鼓声,喊杀声刺破苍穹,大军前进,箭矢如雨而落。秦国有公输氏和秦墨相助,武器装备虽然稍稍逊色于淮国,但相差并不远。
关键是数量众多,箭矢如雨般落下。惨烈的战争在这一刻爆发出来,秦国和淮国士兵都是精锐,白起不断下达命令,一队队不断从各个方向发起进攻,并且各个军阵之间还能相互配合。
在白起的指挥下,秦军配合默契,不论是进攻时候层层叠叠,如同潮水一般接连不断,还是轮换时候的衔接,都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流畅,让人叹为观止。
而另一边乐毅的指挥同样是镇定自若,各部大军运转流畅,看上去似乎朴实无华,没有什么惊艳之做,但是秦军占不到丝毫便宜,实际上这种朴实无华的指挥乃是返璞归真。
顶级大兵团统帅的操作让人叹为观止。
双方统帅指挥调度差距不大,这个时候在双方都不出错的情况下,就剩下士兵总体素质上的比拼了。秦军虽强,更耐苦战,但是总体素质来说比淮国要差上少许。但是残酷的秦法逼迫着秦人不敢后退。
白起时刻关注着战场的变化,乐毅通过淮国士兵更强的素质,配合娴熟的指挥,不断压迫着秦军。
看到战场之上那些骁勇善战的淮国精锐,白起收回目光,然后道:“连池你带领一队铁鹰锐士进攻右翼。”
伴随着铁鹰锐士的上场,淮国左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