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这般与李唐之臣虚与委蛇,将祸患留待将来,不如尽早下定决心,你也可与薛郎光明正大地在一起。”
“我不求光明正大。”杨玉环道,“若让我选,我更情愿这般偷偷与薛郎往来。”
“你得向他求一个名份,如此,才能坚定他的决心。”
杨玉环看向杜妗,忽道:“我懂了,你想怂恿薛郎代唐,如此,你才能名正言顺?”
杜妗摇了摇头,道:“我确实查到李泌要谋害薛郎的证据。”
她说着,拿出一份口供,摆在杨玉环的面前。
那是张邕的口供,杜妗确认过,张邕并没有说谎。
“若我将此事告知薛郎……”
“没用的,元载已经被李泌算计了。”
杜妗说着,站起身来,道:“事实上,此事你答应于否区别已不大,只要你在,薛郎与李唐忠臣的冲突就在,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在她看来,人得往前走。
冒名篡位的阶段已经过去了,遗留下来的问题要解决,接下来就是到了恢复姓名、代替李唐的时候。
武则天尚且要走到以周代唐的一步,何况薛白?
另一方面,她已经能感觉到李泌的威胁越来越大,必须加紧做出应对了。
~~
杜妗的直觉没错。
自从重新出山以来,李泌一直在暗中谋划除掉杜妗。
他送李栖筠离开之时,对此也有过一番交谈。
“世族公卿反对陛下新法,有过两场刺杀,一是怂恿刘展叛乱刺驾,第二场便是在洛水上袭击杜家二娘了。”
“天子之所以有恃无恐,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杜二娘替他掌握着太大的权力。”
“想必也是这妇人背地里蛊惑圣人,劝他放弃李唐子孙的身份。为的便是她能入主后宫,此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