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及时制止,往后还了得?
崔家其实想要息事宁人,偏是幕后有人在煽风点火,依旧是把事情闹大了。
于是,先是县署出面,查了县试舞弊案,什么都没查到,这一查,事情便闹到了洛阳府。
闹到了洛阳府,很快,众人就知道那奴婢是杜五郎从崔家买来的。
杜五郎以往是为科举伸张正义的“春闱五子”,此番却是众口烁金,将他贬为操纵科举的幕后黑手。
洛阳府无奈,只好进行覆试,又考了袁志远一次。
可到了这个地步,无论覆试的结果如何,都已经平息不了事态了,反而是每查一次,都会使那些背后有阴谋的论调甚嚣尘上。
甚至有人说,是当今天子为了保住杜五郎的颜面,暗中下诏让洛阳府承认那奴婢果真有才学。
更有人说,这就是天子在背后操纵,为的是打世家大族的脸。
在这样的纷纷扰扰下,却少有人提起这次童试,天下各县中榜者中,多了大量的寒门庶族子弟。
相比于天宝六载的“野无遗贤”,这个科举的入门小试像是在特意搜罗遗落在野的贤才,只是人们的目光都被那件最荒谬之事吸引了。
终于,此事闹到了御前。
朝议之时,薛白仿佛第一次听说此事一般,道:“竟有这等事?去把杜誊召来,朕亲自问问他。”
百官们心知肚明,偏是只能陪着演。
待杜五郎到了,薛白当即板着脸,叱道:“朕听闻你为了一个奴隶,操纵寿安县的童试,可有此事?!”
“回陛下,臣绝不敢如此。”杜五郎遂说了自己在崔家遇到袁志远的经过,又道:“臣只是因为惜才,所以出手帮了他一把,至于操纵县试,臣何苦为了一个刚认识的奴隶犯这么大的风险呢?”
有御史听了,忍不住出列道:“陛下,臣听得风闻,杜誊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