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见素一听,马上捕捉到了薛白的意图。
今日先谈了两個问题,最后的矛头竟是直指佛门了。
平心而论,韦见素依旧不支持,十分生硬地摇了摇头,道:“臣不知。”
“可查否?”
“臣以为,佛家普渡众生,劝人向善,可使社稷安定。”韦见素顾左右而言他。
薛白道:“是啊,我亦认为佛家可助人消弥戾气,有意使之劝导吐蕃,让其罢兵戈,使社稷安定,韦公以为如何?”
韦见素听得懂他的意思。
大唐开国之初,有一个名叫傅奕的官员曾上奏了一封《请废佛法表》,认为僧侣“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请求将“胡佛邪教,退还天竺;凡是沙门,放归桑梓;令逃课之党,普乐输租;避役之曹,恒忻效力。勿度小秃,长揖国家,自足忠臣,宿卫宗庙。则大唐廓定,作造化之主,百姓无事,为牺皇之民”。
此事最后因为朝臣们的反对,最后不了了之。
但当官的都是聪明人,对寺庙经济不停膨胀的后果其实十分清楚。
简单来说,薛白想要整顿大唐境内的佛门,把寺庙的土地收回,勒令僧侣还俗种田。另一方面,还要把佛门传入吐蕃,借此引发赤松德赞与达扎鲁恭之间的冲突,并吞食吐蕃的赋税,感化其戾气。
而他还想选用最激烈的手段,比如在大唐灭佛、有意地引导僧侣进入吐蕃传教。
韦见素在考虑自己还能不能阻止薛白这么做。
宰相之中,杜有邻不必说;李泌是道士,很可能会同意;颜真卿为了削弱吐蕃,也会答应;李岘为了赋税,至少不会反对得太强烈。
而且,薛白刚才也答应过了,会等时机成熟了再查世家大族的隐田匿户,也不会动门荫入仕的制度。如此虚心纳谏,现在只想动一动佛门,若再不支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