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一个新的王朝,我将励精图治,成百代之功业。”
严庄闻言,热泪盈眶,道:“若安氏有此志,我半生心血也就不会枉费了啊。”
史思明上前,亲手扶起严庄,道:“不晚,你若愿辅佐我,我必许你一个宰相。”
“主公,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在堂上,作为史思明智囊的耿仁智、周贽对视了一眼,眼中皆浮起了猜疑之色。
待严庄退下,周贽立即就对史思明道:“主公,严庄既背主求荣,如今又来,十分可疑啊。”
耿仁智也道:“是啊,三姓家奴,万不可信。”
“哈哈哈。”史思明大笑道:“你们所言,我又如何没想到?且留下他,看看他打的是何算盘。”
入夜。
史思明设宴招待严庄,军中将领几乎都在,气氛昂然,都在说着大军南下,吓退郭子仪、李光弼的壮举。待到酒酣耳热,更是说等史思明当了皇帝,大家都是开国功臣。
混在其中,严庄见到了乌承恩。
乌承恩对他也很留意,向他敬了两杯酒。当严庄拄着那根装着秘旨的木杖去往茅房时,乌承恩也跟了过去,两人还交谈了几句。
可严庄并未把秘旨拿出来宣读,只是感慨了一句“回来真好”。
当晚,严庄住在了魏州的驿馆当中,他刻意让人烧些水来,等炉火被点燃了,他就走过去,“咔”地把那木杖折成两截,直接将它丢进了炉火当中。
~~
自从史思明在魏州称王,又解了相州之围,他麾下将士们士气很高。
周贽遂劝史思明乘胜追击,先取洛阳,然后再称帝。
他说的很有道理,眼下,唐廷二帝内斗局面已经结束了,郭子仪、李光弼接下来早晚会合作无间,到时就难以对付了。不如趁着目前唐廷还一团乱,以助李隆基平叛之名先攻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