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三五的儿子们都已经在新洲娶妻生子。有的娶得是欧罗巴女人,有的娶得是汉家移民的女儿。
王三五年轻的时候,受够了不识字的苦。现在他雇了个刚移民到新洲的嘉靖朝秀才,当他们家的家庭教师。
他跟着几个孙子、孙女,天天学识字。现在已经能阅读《新洲时报》了。
王三五惬意的晒着太阳,看着报纸。
十六岁的欧罗巴女仆,给他倒上一杯茶。
这老不正经的不忘揩油,抠了女仆的屁股一下。弄的女仆红了脸。
不多时,他的大儿子王大狗走了进来:“爹,邮差到了。秦王给咱家寄了些陕西特产。”
王三五一家人,十年前救过秦王朱敬镕的命。
朱敬镕回大明后,经常给他们寄东西来。大明的邮传局,已经建立了从京城到新洲的邮政航线。东西能够漂洋过海两万里,来到王家人手中。
王三五道:“‘与狼共舞’前几日送给咱家几张上好的兽皮。你明天寄出去给秦王殿下当回礼。”
王大狗坐定:“好嘞!爹,报纸上有啥新闻啊。”
王三五道:“新莱州那边,又发现了个大金矿。官府一次就招了三千名矿工。”
王大狗道:“哈哈,爹,现在新洲动不动就冒出个大金矿、大银矿的。金银是越来越不值钱了。
我刚问了下玉米的采购价,又涨了三成。”
王三五道:“是啊。什么也没有粮食、牛羊掐在手里牢靠。”
喝完早茶,王三五来到了专门的教室,跟几个孙子、孙女一起上家庭教师的课。
家庭教师是个嘉靖朝的秀才。
他看了王三五一眼,心中暗骂:哼,一个土老帽,如今竟成了我的雇主了!想当年要不是我一念之差,晚了十年来新洲.......我现在应该也是个大庄园主了。何苦在一个土老帽家里寄人篱下!
心里骂归骂,他还是得装出一副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