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那年,全省前十我们班出了俩。我的成绩从初中时的全班前列变成了高中时的班级中游,我不再是老师们关注的重点,本扑街讨好型人格的潜质被稍稍压制。
大学时更加自由,我几乎成为了一个正常人,只是内向一点。
比如宿舍有人散东西时,性格外向的男生a会主动跑到散东西那人跟前,撒娇式的讨要(男生a一米八五,是我们宿舍最壮的人)。
我的表现就局促很多,手上拿着手机装作在玩,其实余光早就瞥着散东西那人,等他走到跟前说了一声才接过来,然后一连串感谢。
可能有些书友会说,作者你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为什么这么拧巴扭捏。这没办法,我就是这么一人。
在今年初开始做毕业设计时,本扑街讨好型人格的潜质又冒了出来,我的毕设指导老师是个非常好的人,任何需要我注意的点她都会指出来,但我还是做的不好。
五月底那会儿,正是交论文的最后时刻,我每天都要反复修改我写出来的那坨答辩,在此期间与指导老师天天电话交流,隔几天还进行一次组会。
毕业论文、每天更新、去实习公司上班的压力同时压到了我身上,我那时候焦虑的不行。作家助手上看到的本书留言和指导老师的反馈,都让我开始变得敏感起来。
在和指导老师交流过程中,我最怕的不是她骂我。
她要是真天天骂我,我可能就产生了抗体,提高了自己的心里阈值,她骂任她骂,我自巍然不动。
我最怕的是她指出了我的错误,然后轻笑一声,夹杂着叹气。
就那种对我失望的口气。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她笑着叹气,我就有一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
回到这本书,开书之初,我对这本书的定位就是长期吃全勤之作,本来是个非常冷门的题材,我也没指望有多少人看,我写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