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
谁能想到,当年地府鬼借手案闹得人心惶惶,却让顾正臣收获了一个难得的大匠!
“开门吧。”
顾正臣站在门口。
随着唐大帆打出手势,房间里的人开始摇动绞盘,锁链哗啦啦作响,啮合在齿轮之上转动,并拉着大门缓缓打开。
顾母、张希婉也感觉惊奇。
走入大门,眼前是一块并不高,却长长的卧石,上书“大明格物学院”。
经过卧石,是一条笔直且平整的混凝土道路,道路两旁设有文武阁楼,这里可以修习课业,也可作为了望口,如果有弓弩进驻,马上就可以转为箭楼。
道路向北百步,是一座两层高,宽阔的格物大楼,高度不高主要是出于礼制的考虑,建造太高大了,容易僭越,索性就两层,但出于休息课业的需要,体型扩大,内部设置了诸多房间,并作了分区。
自格物大楼向西,不到八十步,分布着五座大宅院,主要是学生居住处,每个宅院设了六十间房,一间设两个双层床,可容纳四人,合计可容纳千余人。自格物大楼向东,不到八十步,同样是五座大院,分别为兵法院、匠术制造院、筹算院、商学与律令院、医学院。
整个建筑布局以脚下的主道与眼前的格物大楼为中心,对称式分布。
唐大帆介绍道:“堂长、院长、训导等居所,安置在了格物大楼之北……”
北面百步开外,分布着两座大院,六十座小院。
大院分别是山长原、堂长院。小院则是院长、训导等庭院,不大,但求精致、舒坦。
顾正臣对此很是满意,问道:“暗室挖了吗?”
唐大帆点了点头:“挖了,就在格物大楼与山长、堂长院的中间位置,那个石碑,便是标记。”
顾正臣看去,石碑孤零零的,并没有设亭遮拦,周围也无其他物,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