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会向大宋低头,赵祯也当然明白这一点。但还是有了这封奏书的存在,这一切都是因为苏石的原因所致。
按着陈琳的说法,密谍司的人上奏,在昨天,张俭主动去了苏府,去见了苏石。
一个多时辰后便出了苏府,跟着就有了眼前的这道请求奏书,请求仁宗赵祯可以答应,以后辽国会从大宋购进绢布、烧刀子、仁茶、香烟等物。
奏书中还讲道,张俭已经和苏少府讲好了,下一次进货的时候会单独的给他们进一批货。现在只等大宋皇帝开口答应。
为了感谢仁宗皇帝,辽国愿意把之前的岁贡再度降低,由原本的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改为绢十万匹,银五万两。
这就等于是生生降下了一半的量。
其实数量多少没有人在乎,这更多是代表了一种信号,那就是辽国对于大宋已经不像是以前那般的强势,双方渐渐就要处于平等的地位。
虽然很多宋人都认为自己是与辽平等的,甚至很多方面都要远超辽国。可只有大宋高层知晓,事实并不是这样。
比如说,辽国不高兴了,就可以随时的撕毁协议,向大宋出兵,进行各种所谓的欺诈活动。
反之,宋人不高兴了,那是绝对不敢轻易的向辽出兵。
凭着这一点,宋辽其实就不在一个等级上,对话的时候自然也就分了强弱,分了主动与被动。
这当然是好消息,但赵祯似乎有些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一切并不是在他的努力下争取来的,一切都是苏石的功劳。
就在赵祯的另一侧,还放有着一本奏书,正是苏石上奏。
上面详细的写明了张俭来到府中找自己的过程,以及双方商量的结果。
按着苏石的说法,张俭很看好华夏银行,诚邀苏石可以把银行开到辽国去,他会全力支持,并发动关系保驾护航。但被苏石给严词拒绝了。
开什么玩笑?
把银行开到辽国,那不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