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夏的额头,只留下一个凹陷的弹孔。
自从前线局势恶化后,爱娃一直在勤奋练枪,希望在大难临头时,能拥枪自保。这三枪一洞的技术,就是苦练的结果。
这就是柏林一战中雕像的全部记忆,作为已经被斩首的人,他无法记住更多。
他知道自己被斩首,随即想到:“我死了,要下地狱去了。哈哈,原来巴彦宗夏是在骗我,根本不是救我走。也罢,集中营里死了那么多平民、诺曼底战场上死了那么多士兵,一切祸患的起源都在于我。我死,那些罪孽就一笔勾销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个遭到全球正义之士唾弃的大独裁者终于良心发现,承认了自己曾经犯下的滔天大罪。
这故事竟然离奇到了这种地步,出现在总理府地下室里的一具藏僧尸体竟然引出了如此复杂的情节,令林轩也听得入了神。
那么,他梳理故事的主干,就得到了这样的内容:巴彦宗夏要带走雕像,但雕像不从,愿意与爱娃同生共死。爱娃以死相逼,要雕像走,雕像只好就范。巴彦宗夏将雕像斩首,大惊之下的爱娃开枪,射杀了巴彦宗夏。但是,雕像、爱娃最终还是以一种神秘方式离开了地下室,到达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现在,林轩能够肯定,地下室内自杀、焚毁的两具尸体绝对不是纳粹元首和爱娃,而是另外的两个人。
虽然苏联克格勃将地下室骸骨奉为无价之宝,但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小把戏而已。
“我以为自己死了,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七彩光环构成的门。我无法行动,但那道门自动向我套过来。过了那道门,我感到自己又拥有了完整的身体,并且乘上了一架高速飞机,直线飞行,一直到了这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这里是天堂或者地狱,不知道渴也不知道饿,浑浑噩噩地活着。自始至终,我心里唯一的信念就是见到爱娃,只要她好,我就算上刀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