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地区”。中国藏族和拉达克人称这一地区为“巴尔蒂”,称其居民为“巴尔蒂巴”。伊朗传教士称这一地区为tibet-khord,khord即波斯语“小”的意思。故此,巴尔蒂斯坦又有“小西藏”的别称。
林轩模模糊糊地意识到,在此地出现巴尔蒂话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他对这种语言略知一二,因为巴尔蒂斯坦位于数国交界处,语言混杂,很多词汇直接来源于巴基斯坦的国语乌尔都语。
林轩曾经在巴基斯坦居住过一段时间,基本能够掌握乌尔都语的会话要领,所以也能听懂巴尔蒂话。
巴基斯坦是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简称,意为“圣洁的土地”、“清真之国”,是一个多民族伊斯兰国家,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它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接印度,东北邻中国,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该国原本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947年8月14日由英国实行印巴分治,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独立建国。
多国交界位置的地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文字、语言的大融合,变得更具备国际属性,易学易懂。
林轩听了不到一分钟,便明白了原先生辨认出的那些文字所含的意义:“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那是中国人熟知的古文《两小儿辩日》中的内容,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文章核心是教育世人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世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太阳离人远近”的问题是亘古以来的辩白经典例子,犹如“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一样,循环相生,无穷无尽,越辩白越让人陷入思维混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