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任务成功后便会正式公布新的登月方案,相信内容肯定会让所有人为之震惊。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徐昀离开院里时,量子信息科技研究院便在研发地面的大型接收站。
确保地面届时能精准捕捉到月球中继器发来的站量子通讯。
所以这回发射也变得非常重要,无论如何都要保证顺利完成不出岔子。
随着两人的交谈,在顺利走进总装厂房内后,视野中也顿时出现一个庞然大物。
让人忍不住抬起头观望。
全长约九十米的箭身,起飞重量达到两千吨,可以将25吨有效载荷直接送入奔月轨道,单看上一眼便能感觉到极大的视觉冲击。
“周设计师,不辱使命我们的任务完成了。”
这时只见一位看上去比较年轻的男子走过来,身着蓝色工作服,到达周明伟跟前后立刻汇报。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徐昀为了量子中继器的组装顺利没少出力。
自然认识眼前这位男子。
知道对方是负责吊装任务的指挥员。
火箭的吊装同样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技术活,从集装箱水平转载卸车开始,每项操作都需要格外小心注意。
过程中除了要小心防止最不能发生的碰撞外,还要通过各种系统对箭体模块进行水平状态准备,然后起吊悬空完成对接组装。
这需要负责吊装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在指挥员的口令下不断跑位连接翻转落位。
因此十多名吊装人员都非常年轻,平均年龄要比徐昀都低上很多岁。
吊装顺利完成自然也让周明伟松了口气,算是安全结束了一个环节。
否则要是刚开始就出现问题,肯定会影响定好的发射任务。
此刻听到吊装指挥员的这句话,倒也没吝啬自己的称赞。
“这次吊装可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