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流文化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整个工程庞大无比,一旦取得成功,将可以成为香港的一个经济新支柱。细节上来说,就是‘造星工程’,批量培养优质的偶像,在亚洲,甚至是世界宣传‘港流文化’。再具体一点,就是一种新型的娱乐模式,包括音乐、剧集、节目都进行全方面的创新,并且我们要形成一条龙的完善培养制度,从偶像的选拔、培训、包装、宣传.所以,我们真心希望港府能给卫视一个机会,也给香港文化产业一个新挑战机会最终回报收益的,绝不只是我们传媒集团,而是整个香港经济,港流文化将形成一个大产业,不仅我们可以做,就是他们的同伴无线、有线也可以做,大家齐心协力,将港流文化推向海外。”
虽然没有说具体的包装模式,但记者们似乎也隐隐约约知道一些,比如sm娱乐大张旗鼓的在港澳招募练习生,闹得纷纷扬扬;比如《百万富翁》、《香港好声音》的独特创新,并取得骄人成绩;比如亚视的剧集,明显这几年都非常上档次,更受香港市民欢迎(目前亚视收视率搞过无线)。
林志超的这个‘隐退老将’亲自出马,立马在香港舆论界掀起巨大影响力,‘港流文化’成为香港所有媒体的关注焦点。
绝大多数的市民都讨论,传媒集团这是又准备创新。
林志超不仅亲自在传媒上呐喊,亦去港府进行游说,毕竟这种事他不出马,面子也是薄了三分。
在林氏父子的连番攻势下,港府很快松开粤语节目播送权,不过收费之事,依旧不松口。港府的担心,是有线电视的股东退出有线,而有线电视还没有缴纳专利费。
无线电视台。
邵逸夫、方逸华在办公室里,也在讨论最近传媒界的大事。邵逸夫是给港府施压过的,那就是阻止卫星电视播送粤语节目,毕竟他不希望传媒集团彻底压过无线电视台。
这几年,亚视和无线的争斗中,亚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