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为赵泗正名。
一方大佬下场,一时间,反对者哑口无言……
“这倒是个人物……难得一大把年纪思想还这么灵活,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儒家里面孤最欣赏荀子,其次就是孟子……至于你的老师嘛……”赵泗一脸笑容的看着叔孙通。
“老师毕竟年纪大了……”叔孙通讪笑了两声。
他的老师是孔鲋,实事求是的说,孔鲋一直都看不太上叔孙通。
因为叔孙通的思想底线实在是太灵活了一些。
叔孙通知道,老师正在赶往咸阳的路上,他更清楚老师思想有多么循规蹈矩。
眼下浮丘伯已经下场,老师是孔子嫡传,又是鲁儒表率,估计两位大概率会对上。
而很显然,太孙殿下是不会喜欢脑子不懂得变通的人的。
“放心,孤不会介意,没有竞争哪来的进步?照孤来说,鲁儒就是太安逸了一些,你的老师也是……”赵泗笑了一下。
如果没记错的话,刘邦最看不上的儒生就是鲁地一代的儒生。
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人菜话多还自觉高人一等,守着几本孤本口口相传,珍藏学术,门户之见……能活下去真是沾了孔夫子的光。
“不过孤虽然不会针对你的老师,但是多少也会丢些面子,怎么样,要不要提前去岭南上任?也省的看这场闹剧?”赵泗笑着问道。
“总归还是应该向师父辞行的。”叔孙通叹了一口气。
“你这性子,拜师孔鲋倒是可惜了,孔鲋能教出来你也是奇怪。”赵泗笑了一下。
“我家世并不显赫,能得良师教导,已经是泼天幸事了。”叔孙通开口答道。
嗯……这倒是实话。
诸子百家听起来倒是文化璀璨,但这只是少数人的璀璨罢了。
实际上门户之见远比后世要严重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