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
如果孙儿记得没错,韩非的《五蠹》和《显学》大概就著于那段时间,即以法攻百家之学,但《五蠹》《显学》讲究破宗族,毁人性,于君王而言是治国之学,于天下人来说却过于严苛,故而天下思潮反动,这才有了分封制和郡县制之争,而新吏这个特殊的思潮群体就是在那个时间段脱身而出,有别于旧吏旧法,不遵一家之学,虽为法家,但实则不容许法家,正如荀子之于儒家一般,儒不视荀子为正统,新吏也于法家所不容。”赵泗开口说道。
因为时代的特殊原因,实际上秦汉之际的地方官员不仅仅拥有发布公文的权利,还拥有训诫地方官员的权利。
公文和训诫也并未严格区分。
说白了就是像郡守这样的官员,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制定当地官吏的行为准则的。
所谓《为吏之道》《语书》《为官治吏于黔首》就是典型的郡守制定的本地官员行为准则。
在他们在任期间,这些行为准则是具备法律效力的。
如果仔细看的话,这三者并非以法家思想出法,也并非以一家一姓的学说出法,出发点是普罗大众对官吏的良好期盼。
即为官吏,要通人情,忠君主,明是非,守己身,养道德……
同时,也包含了很多法家的思想。即要明善恶,定赏罚。
同时这些文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治理地方的方式和思想,从恐吓,威胁,变成了教导。
也就是赵泗之前安利给李斯的思想,也是李斯现在正在为了成圣称子所努力的方向。
不是翻到了,赵泗万万没想到早在十来年前就有一批法家弟子开始去尝试新的道路,去撅弃旧吏的残酷严苛,尝试去向一条新的道路发展。
赵泗自以为是自己启发了李斯,并且感慨李斯转变的如此之丝滑,却不料这是曾经发生过诞生过的思想。
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