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始皇帝催生

第一百二十一章 始皇帝催生(3 / 7)

第二种则是单纯反对赵泗封王,而并不反对分封。

周天子分封之时,大概定下了成规。

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的社会等级体系。

分封诸侯的时候,周天子可没封王。

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概以爵论。

诸侯最多只可称公,而不可称王,是什么爵位就是什么爵位。

后来历经近千年,中间经历了多次变动,周王室大权旁落,于是诸侯纷纷自称公也,什么伯爵子爵都可以称公了。

大家都称公以后,以前的公侯伯子男不足以再区分高下,因此楚怀王开启称王先河,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尔后各国君主纷纷效仿……

嗯,值得一提的是,秦国第一个称王的君主是嬴驷,和赵泗同名。

所以,称王本就是一种儹越,周天子定分封的时候可不认这玩意。

另外还有一部分奏折则是在询问始皇帝的态度,既然始皇帝效仿分封之制,那被分封的赵国是不是也应该履行诸侯国对宗主国的义务?

如此种种不应凡举……

很显然,通知三公九卿只是个开始。

三公九卿位高权重,因为种种原因并未反对始皇帝,但不代表满朝文武就没人反对。

天下最不缺少的就是位卑言轻但是却敢于仗义执言之人。

这种事情哪怕是三公九卿都不能约束。

而且,三公九卿不反对赵泗封王,也不代表他们就得费心费力推动赵泗封王。

譬如冯去疾李斯乃至于王翦等人,其实也只是作壁上观,并未为赵泗封王摇旗呐喊。

这种大事,需要的是君王摆明态度。

对赵泗封王这件事,议论颇多,赞成者自然也有,反对者也不少,折中者也不在少数。

始皇帝签发诏书以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