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大冶部在所有人见证之下,在峦的带领之下,臣服于秦。
“派人去进行补给,将秦旗立于港口!你们几个留在本地,帮助他们组建和大秦的交流。”
荆开始给准备好的弯弯留守人员进行交代。
弯弯去中原不好去,海峡通过难度太高了,不如走扶桑,刚好扶桑也算是大秦海外的第一个据点。
总之辗转以后,弯弯的留守人员是可以自行和大秦进行联络的。
他们需要留在这里,留在大冶部落,学习他们的语言,文字,了解他们的文明,政权,如果有机会的话,也不排除尝试插手本地政权争斗的可能,总归是在近海,大秦还是能够勉力干涉一二。
不需要派兵,只需要提供武器铠甲,都能够在这里大杀四方了。
“不要完全信任他们,学习好他们的语言以后,尽量尝试和此地的其他部落也建立交流。”
就算对方选择了臣服,荆也保持了谨慎,并没有选择全船靠港进行补给。
而是选择了轮流靠港。
每艘船靠港两到三天,补充食物水源的同时,也算是放放风。
当然,为了嘉奖对方的臣服,荆也赐下了五十把秦剑以作奖励。
一共十个船员被滞留在了弯弯,负责建立个弯弯的联系,峦则进贡了一百个部族作为自己效忠的证明。
一百个壮劳力不算多,但是对于人口加起来仅有四万的大冶部来说,真的是诚意十足了。
“有所予则有所求,看样子,这里的争斗,恐怕有些激烈啊!”荆站在甲板上陷入了沉思。
“不过有争斗最好,这里距离扶桑不远,大秦有余力介入。”
在荆的眼中,距离近的地方最好狗脑子都打出来,这样大秦才能够分化拉拢建立联系钳制周边。
至于远海,当然是希望对方有稳定的政权,能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