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 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二次出海,第一批低价食盐出产!

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二次出海,第一批低价食盐出产!(4 / 6)

一百钱秦半两买一升盐看似很便宜,但是这个时代一石栗才五十多钱,1斗粟只要3枚铜钱就够了。

刘邦生活落魄之时,全靠朋友接济过日子,大多数朋友给的也不过是三枚秦半两,唯有萧何,给了五枚秦半两,让刘邦记了一辈子。

可想而知,这个时代货币稀缺到了什么程度,这个时代铜不比银便宜多少,一把几斤重的青铜秦剑,就按照铜来算价格,都能买上好几石上好的精粮。

眼下有了晒盐术以后,食盐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产量大大提高,在经历了激烈的商讨以后,确定降价幅度大约在百分之五十左右。

原本官方各地均价在两百钱,现在官方均价是一百钱。

没办法,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是实打实的在的,再降也降不下去太多了,将作少府那边都准备撞柱玩命了,蒙毅也不敢再往下说了。

当然,一百钱只是均价,像齐地沿海地区的出货价格会更低,大概在六十钱一斗,也就是买一石栗的价格。

平均盐价直接降低了一半还多,比不纳税的私盐价格还要低廉。

最关键的是,质量也更好!

如今……有了晒盐术以后,大量廉价且质量好的盐被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质量比之前更优,价格比私盐还更加廉价,第一批食盐已经开始面相沿海地区投入市场,还有大量的海盐正走着驰道进入中央。

一般来说,百姓的反应往往是迟钝的。

故而,最先得知盐价大规模下降的,反而是大贵族。

没办法,官府压根没有宣传,沿海地区的百姓习惯了购买私盐。

“父亲!大事不好!”

一个年轻人慌慌张张的闯进屋子。

内里一个胡子略微发白的中年男人正在案几之前于缣帛之上挥洒墨水。

儿子冒失的举动打乱了崔敏的心境,以至于他毛笔微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