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运盐周转天下更是消耗颇甚。
就目前大秦的盐产量,该怎么形容呢?
成本高,不够吃。
就这么说吧,哪怕把如今大秦的盐产量提高五倍,也一样能内部完全消化掉。
至于现在没那么多怎么办?凑合着活呗。
穷人有穷人的活法,跟着畜牲去舔盐石头,吃醋布,甚至直接吃有毒的卤盐,吃不死命硬,吃死算逑。
当然,穷苦百姓还有更多补充盐分的小技巧,总归不够吃是不够吃,但能活着就行。
要是以现代人一日三餐炒菜放盐的份量为标准,恐怕所有封建王朝的盐产量都不够霍霍。
“按照其中所述,成本不过卤盐开采,人力筛水,铸造盐池,盐池可以用荒地打,成本恐怕比齐地煮盐之法都还低。”蒙毅兴奋的说道。
中原地区产盐的成本直接降到沿海地区的制盐成本,这是何等巨大的进步。
至于卤盐矿,那中原地区可真不在少数。
“而若用此法用于齐地,恐怕成本更为低廉!”蒙毅脸上带着振奋。
因为赵泗说了,沿海地区不需要开盐矿了,直接引海水制盐田晒盐即可。
步骤也是大同小异!
直接略过了开采搬运卤盐的成本!
齐地制盐可以再创新低!
最关键的是摆脱了煮盐烧柴的困扰。
柴火他首先得是木头不是……齐地产盐量上不来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不是你想投入多少柴火烧盐就能投入多少的,不然以天底下盐都不够吃的困境,齐国早就直接经济碾压六国了。
首先你齐国得有那么多树给你烧不是?
故齐盐之富能成齐国霸业,却不足以拉开不可逾越的差距。
说白了,齐国盐产的多,不仅能满足自己,还能出口创收,但是也没有多到直接操控其余六国盐业的份量。
“可惜!终究是要看天气!”蒙毅叹了一口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