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路,与他们无关,他们答不答应,大明都会修,敢滋扰,大明墩台远侯的火器,未尝不利。
但,鲜卑使者离开的时候,依旧买到了一些武器,刀枪剑戟,还有三百张良弓,两百把鸟铳,以及三百斤的火药。
大明做买卖主打一个童叟无欺,这些鲜卑使者带来的皮草、粮种还是值钱的,罗斯国越过了乌拉尔山脉,进攻鲜卑平原,就是为了皮草,这也是鲜卑使者带来的主要商品。
贸易可以,想要要挟大明,想都不要想。
大明和鲜卑平原的鲜卑人,需要更多的磨合,才能在矛盾相继之中,达到双方都满意的平衡点。
礼部上下,完全不明白,这些个鲜卑城的使者,到底哪里来的勇气,要挟大明朝廷,要大明朝廷付出更高的价格,获得这些商品。
他爱卖不卖,不卖等着罗斯人带着哥萨克人抢走好了!
朱翊钧看着手里的奏疏,对着冯保说道:“下章吏部,让这几个言官,高维崧、赵世卿、张鸣岗、左之宜等,去趟朝鲜,就去忠州的南山山城,他可能不太明白,朕为什么要这么做。”
“倘若这山城里,住着哪怕一个义人,陷阵营也不会佩戴三寸的团龙旗贴。”
“聒噪!”
义人是泰西教廷的一个概念,说的是索多玛城失去了最后的一个义人,神就降下了天火。
古希伯来人的祖先亚伯拉罕,就跟神讨价还价。
问神为什么要不分好坏,将索多玛城全被用天火焚毁,如果城里有五十个义人,为了这五十个义人也不应该天火焚城。
神告诉亚伯拉罕,没有五十个义人。
亚伯拉罕一步步降低,四十个、三十个、二十个、十个,神告诉亚伯拉罕,索多玛城没有十个义人。
亚伯拉罕不问了,回家了,再问,就有点不礼貌了。
御史言官高维崧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