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和平这一条路,从一开始就堵死了。
倭国的大名要织田信长死。
倭国的大名不接受一公二民,奋起反抗,政治暗杀如同吃饭喝水,一次次联合起来抵抗织田信长。
“所以,织田信长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让倭人团结了起来呢?”王崇古面露不解,在他看来,倭国的大名,已经是咬疯了狗,已经完全失去理智了。
“是饥荒。”朱翊钧笑着说道:“王次辅,倭国从去年起,粮价开始飞涨,缺粮10%的结果,不是粮食涨价10%,而是一直涨价到饿死10%的人为止,粮食不是别的商品,供应减少10%,需求就必须要相应减少10%,当然,很多时候,饿死10%都是开始。”
粮荒到饥荒,饿死10%只是开始。
倭国缺粮,大明海禁,绝对禁止往倭国贩卖粮食。
王崇古看了看张居正,张居正看了看陛下,大明首辅和次辅,这个时候,多少无法理解,缺粮能让斗疯了的狗,冷静下来,彼此谈一谈,出去抢食物吃吗?
“人在饥饿的时候,只有一种烦恼,那就饿,而粮食和盐、油、钢铁、煤炭不同,粮食的获得周期很长,通常要几个月的时间。”朱翊钧他对自己的评价,从来不是什么圣天子,他觉得自己在皇位上的农夫而已。
大明廷臣们缺少种田的经验,而朱翊钧垦过荒、扶过犁、挑过粪、插过秧、上过岗漠地,搭过火室、育过种,把裤腿子翻一翻,每年都会亲自下地干活,朱翊钧很清楚,粮食这种资源的获取,不以人类的意志而决定,饿就是饿。
倭国的粮荒是非常复杂的矛盾,在军事上,常年的彼此征战,消耗了太多的粮食,而这些征战往往伴随着劫掠,民不聊生,生产被破坏;在经济上,而倭国的大名们,又不肯降低八公二民的普遍税率,导致了大量的土地抛荒;而在政治上,又缺乏自上而下的实际统治,在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