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的红树枝,珍珠各色宝石都是烧的玻璃,金银珠宝用的全都是铜铅锡合金,这些玩意儿,甚至不是新做的,都是当初皇帝大婚的存货。
张居正的意见则是革除功名、永不叙用、三代不得恩科之类的传统惩罚。
“冤大头真的没看出来是个套儿?”朱翊镠选择了岔开话题,贱儒那点伎俩,朱翊镠也学的七七八八。
王崇古和张居正就细节进行了沟通,比如学前遴选、入学、委培时间、委培契约等等内容,尤其是违约的惩罚上,王崇古和张居正有些意见不同,王崇古认为应该罚钱,一罚五百,六十银的束脩,罚三万银,赔不起直接流放,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试试看?”张居正仍有疑虑,但还是想试试的样子。
是的,在那一刻,他已经在历史变革中,完成了转身,从那一刻起,张居正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他,贼船的投名状都纳了,想下船,门都没有。
直接造反,干什么走私?
王崇古当奸臣的经验十分丰富,当初晋党怎么钻的空子?还不是监察失效?
经费很充足,二十万银,七万人的工兵团营能遴选出三千学子就足够用了,只要能试点成功,就可以一点点的铺开了。
按理说,白银禁令的效力应该比利得税强,因为白银禁令是完全禁止金银流通,甚至禁止金银流向海外,但每年金银还是止不住的外流,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进行流出,让人防不胜防。
而逢考必严,则是遴选的过程要严格,对题面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奏闻工部,到总办这个级别的遴选,则是要奏闻陛下定夺,这几乎已经等同于进士殿试了,唯一有问题的就是给陛下找了麻烦。
海瑞拿出了原本奏疏递给了诸位明公,明公们挨个看了看,就发现奏疏陛下是朱批的,洋洋洒洒三千五百字,一共十七条,一条有用的都没有。
王崇古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