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季驯点头说道。
三娘子瞪大了眼睛,呆滞了片刻,从牙缝中挤出了两个字:“卧槽!”
通和宫的通和,论拍马屁的本事,草原就是再追赶几千年都不见得是中原的对手,这简直是顺手捏来,浑然天成,简单的一句话,写满了忠诚!
如果要讨论拍马屁的纵向、横向规模,草原也很难是对手,毕竟中原历朝历代,人都很多很多,所以拍马屁的人多,拍马屁的功夫就很强。
潘季驯开始和工部诸官沟通归化到大同的驰道,这一段路并不难修,三个工兵团营,三万余人,大约能在六月初完工,在安排完了大事之后,潘季驯收拾了东西,准备向朔方府的胜州而去,他准备亲自前往探看。
潘季驯由狭及广,他自己亲自走访调查的同时,还派遣了掌令官和庶弁将,带领军兵四处探闻,详细了解绥远的人口、教育、宗教、风俗、交通运输、农场牧场、佃租、农牧产物种类、堆肥、果品、家庭手工、农产买卖、集市等等,要了解这些内容,才能够对绥远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而因地制宜的制定政令。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繁琐的工作。
潘季驯的工作已经很麻烦了,那么戚继光其实更加麻烦,这段时间,京营锐卒在整个绥远铺开,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剿匪,剿匪真的非常困难,这不是大明京营锐卒实力不够,而是一个行军的问题。
比如阴雨天计时,没有太阳,大明在精密制造开始仿造泰西小型钟表‘纽伦堡蛋’之前,行军的计时,用的是数珠计时法,就是计珠二串,用两串珠子,数6225个,就是一个时辰。
每十里,举号炮一声,即于脚下立定。鸣锣,坐息一、二刻。
就是说大明军每走十里路就要休息两刻钟,如何计里?如何计步?如何计珠?这是个应用数学。
计里涉及到了休息,计时涉及到了生活造饭,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