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四百二十七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四百二十七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9 / 11)

“一、安土牧民,开拓种植园后,理当教会他们如何种植,尤其是稻米、棕榈和甘蔗。”

“二、盐场晒盐,海岛番夷食海鱼补盐,但海鱼多为鱼油,且多运中国,故应晒盐。”

“三、扩大船队,元绪群岛千岛之国,多香料、宜种植,种多少便收多少,方才能合舟共济。”

“四、惠民药局,一来谋利,卖药利厚,二来避免土番奴仆早丧。”

“五、兴文教化,番夷无文字更无语言,此番开拓理应兴文教化,顺应大明,教化成则元绪兴。”

“六、广移汉民,鼓励汉民前往元绪群岛,以安天下社稷,以定元绪纲常。”

“七、多遣船探索,海外多金银铜、宜多田地,商舶以利为本。”

王国光详细的说明了下这七条的理由,比如惠民药局,根据元绪群岛的商舶探索,元绪土著基本上二十来岁就死了,有的甚至活不到二十岁,明明还有十几年干活的时间,就这么浪费了,所以多弄点药过去,让土著活得久一点,为种植园的扩大做出足够的贡献。

“不是,朕记得当初说好的,是要抢劫吧,正因为商贾逐利,所以才让他们抢劫,他们现在这是要搞建设吗?”朱翊钧听完了这开拓七事,觉得哪里哪里都不对劲,明明是出海抢劫,这七条一出,抢劫的味儿立刻就淡了。

“孙商总说,是为了赚钱。”王国光十分确定的说道:“他颇有眼光,顿顿饱和一顿饱,还是有区别的。”

这七条每一条都是为了长治久安,看似前期投入大,但收益都是以百年乃至数百年去计算,尤其是在种植园奴仆皆为阉奴的情况下,这些土地,在数百年之后,就是大明的自古以来。

朱翊钧敏锐的察觉到了,大明的海外开拓,和泰西的海外开拓,是不同,大家都是吃人,谁也不比谁高尚,但大明多少会给土著条活路。

“让他先试试吧,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