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以现在科举加入了矛盾说和算学而言,这帮个不知民间疾苦的望族子弟,只会越来越难考中进士了。”
高拱靠在太师椅上,他有些疑惑的说道:“你跟张居正是儿女亲家,跟他说一声,还不能重新入仕吗?整日在西土城跟我这个糟老头子聊天,好生无趣。”
“回不去了,我是逃兵,陛下信我,张居正都决计不肯信我。”王之诰指了指自己,摇头说道:“我还不如你呢。”
高拱拿起了一份杂报看了许久,邸报上的内容,字少事大,但缺少分析,各党杂报,倒是办的不错,他拿着一份杂报递给了王之诰说道:“眼下清丈,只有河南和四川两个老大难了。”
“河南藩王多,清丈难可以理解,山东有个兖州孔府,现在倒了,这四川也是老大难?”王之诰看完了杂报,大明清丈还田之事中,进度最慢的是河南,进度第二慢的是四川。
张居正清丈从万历元年就开始了,一直到万历十三年,河南和山东都没搞完,最后随便捏了个数算是报了,除了这两个最难的地方,便是数四川了。
“这第一个难的便是遮奢户和土司勾结,养寇自重又不是只有军将会,第二个难的,新都杨家啊,杨廷和的杨。武宗龙驭上宾后,杨廷和摄政三十八日,才迎立了世宗皇帝。”高拱略显无奈的说道。
诡寄田,是清丈中,隐田里的大头,河南是挂在王府的名下,而四川是挂在土司名下,而且和其他地方不同,四川这地方,他们杨氏,遮天蔽日。
“一个新都杨,一个播州杨,无论哪个杨造反,都够四川地方喝一壶的了,要是里应外合,那不得了,真的不得了。”高拱拍了拍杂报。
新都杨是杨廷和的杨,播州杨是杨应龙的杨,杨应龙是播州宣慰司宣威使,世袭的土司,自唐时乾符三年,杨端入播州开始算起,历704年,共三十代,世世代代都是国中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