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唯一的许诺,禁足、不去御门听政、不用讲筵,都是李太后的决定,不是陛下的许诺。
“两倍,大婚前,每年六名,大婚后,每年最少十二个美人。”朱翊钧给了朱翊镠月月换新娘的承诺。
“哥重信守诺!哥说往东,我绝不往西!走着。”朱翊镠立刻跳上了车,美滋滋的跟着皇帝走了。
“奇怪了,你为什么对万国美人如此执着?”
“万国风情,哥不喜欢,不代表别人不喜欢。”
“皇叔也不喜欢啊,朕给了那么多万国美人,他倒好,整天钻在皇家格物院里。”
“我很确定,不是我不正常。”
“大胆,指斥乘舆!”
……
朱翊钧带着朱翊镠来到了文华殿,李太后、陈太后、王皇后抱着满月的皇长子朱常治,一道到了文华殿,一个宫婢抱着满月的朱常治,在廷臣们面前转了一圈,算是见了面。
大明的礼教森严,按理说十八天和满月都该在十王殿大宴赐席,让孩子见朝臣的,尤其是皇长子,但因为大宴赐席很贵,就直接省了,大宴赐席不是宴席贵,是赏赐贵,愁的礼部尚书马自强头发都快挠没了。
孩子健健康康,见了人就笑,甚至想伸手抓张居正的胡子,文华殿上的空气充满了欢快。
皇长子没有先天不足,再加上陛下已经谨慎的搬到了离宫,那么潞王朱翊镠继续跟着皇帝御门听政,就很值得玩味了,廷臣们能爬到文华殿这个地位,个个都是思维敏捷之人,稍加联想,就品出了其中的深意。
日后潞王的封地在哪里,昭然若揭。
大明皇帝的圣旨,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同时在民间,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遮奢户们所思所虑,和其他人则完全不同,遮奢户们首先想到的是要完,完蛋的完。
大明皇帝因为对开海的持续投资,内帑应该是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