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定遭殃!”
李如松:“.”
这可真踏马的是亲兄弟!就不能盼着点好事,比如兵不血刃直入汉城、克复王京?
当日李大将率军抵达坡州,这里距离王京汉城只有八十里,快马加鞭一个时辰就能到。
在这里又得到明确消息说,倭兵已经大批撤出王京汉城。
及到次日,李如松便继续以查大受为前锋,自己和李如柏居中,杨元殿后,总共七千马兵快速向汉城进发。
因为粮草供应比历史上稍好,李大将这次出动也比历史上多了两千兵马。
关于此时李如松的想法,一是认为可以趁着倭兵撤退机会抢占王京汉城,看看汉城有没有粮草,一路上过来都是这么干的。
二是自信凭借七千精锐兵马,就是正面遇上数万倭兵,也能拼一拼。
三是觉得就算情报有误,倭兵没有撤出汉城,凭借己方的强大机动性,仍然可以掌握主动权。
在李如松眼里,倭兵战斗力低下,野战不堪一击,只会龟缩防守或者撤退。
但李如松没想到的是,这次倭兵竟然没有向南撤退,也没有据城死守。
而是在军议后,集结了四万倭兵,主动向北出击,寻求野战歼灭大明官军的机会。
情报所说的倭兵撤出汉城,并不是李大将意识中的向南逃跑。
林泰来再怎么叮嘱,终究也改不了李大将的轻敌情绪。
当晚李如松驻扎在碧蹄馆,凌晨前锋查大受遭受倭兵攻击,李如松便率兵前往解救。
倭兵非但不撤退,还敢来与我天兵野战!此时的李大将大概就是这种心态。
但今天却下起了雪,地面湿滑,限制了骑兵的机动性。
在这种状况下,李如松和数千兵马陷入了四万有备而来倭兵的包围,一时间难以快速突围,只能就地拼命防守杀敌。